征题结束后,需要对大量的题目进行初筛,通过筛选的题目会送到专家组开会讨论。“争议太大的题目会搁置。有时候我认为这道题不容易,而另一些人认为这道题太容易。我选的题被否是常有的事。”谢小庆说,如果一个题所有人都答对或者全都答错,那就没有区分度。考完试出题组马上就能统计出答对率,这是最基本统计,每年都会做,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复杂的统计。
当然,会审结束后,最后的定稿还是考试录用司的负责人。为了避嫌,不到考试时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分管的领导都不会接触试题,分管的部领导会对题目进行审查。最后的拍板主要是考试录用司的领导。
变与不变
十几年过去了,公务员试题的出题人几番更迭,命题团队有所扩大。例如,行测的命题组成员已从最初的4人扩大到几十个人。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也出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。从1994年到2000年,6年里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不过3万人。从2009年起,每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都超过了100万。今年通过资格审核的有152万人,真正参与考试的人数在100万左右。
谢小庆说,招考的岗位越来越多,考生数量日益增加,为了从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中选拔出公务员,考试也一直在改革。
1988年人事部考试录用司成立后,希望把考试引入公务员的录用。1989年,公务员考试开始在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分单位举行,那时叫做“中央国家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考试”,主要针对个别部、委、办、局,不是全国统一考试。当时的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(占10%)和公共基础知识(占90%),后者主要含马克思主义哲学、毛泽东思想概论、邓小平理论、政治经济学、法律基础、行政管理、文秘知识等,考察内容包含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。
1993年起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,公务员考试也从1994年正式开始。谢小庆回忆,当时的公务员考试行测和公共基础各占50%。通过公务员考试招人的部委也逐渐由30个扩大到100多个,而许多部委在录取公务员时希望招到真正有能力的人,就在录取时去掉了公共基础知识的成绩,仅凭行测和面试成绩决定录用。由于自下而上的不认可,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。2000年开始,申论被纳入考试范围。2002年,国考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。如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中,只有江苏省还保留着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。
但是改革起来并不容易。任何一个改革,都涉及到方方面面,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有些可改的也需要相关领导拿出魄力。“当初行政能力测试能移到公务员考试上来是非常不容易的,当时最高级领导都提出非议:你这个政治怎么考?特别是到了2001年,把公共基础知识,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、政治理论、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都不考了,政治标准如何把握?这个在当时来讲是非常艰难的,需要眼光和魄力。”谢小庆至今还仍很感念当时他的领导。“改革只能靠‘蚕食’和‘蠕动’,没法大刀阔斧。”提起公务员考试两次重大改革,他深感不易。
需要什么样的人?
几位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开玩笑说,行测之所以考这么多庞杂又专业的知识,是为了把会聊天的人选出来,因为刚工作的公务员没有太多正事要做,只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才能和各种人聊到一起去。
针对这一说法,谢小庆说:“作为行测和申论这两个考试来讲,出题思路都是相当稳定的,十几年来也没有什么变化。我们考的是做公务员最基本的能力,包括言语的理解和表达、逻辑思维、推理能力,等等。这一点一直没有变。我们考的是变化之中相对不变的、比较稳定的那部分。我们考的不是智力,是行政职业能力,是能力中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