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驻京办本身更值得关注的,是“驻京办需求”。需求不变,即便撤了也是“名亡实存”。在这个意义上,让县级驻京办真正成为历史,就要走出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式的思维定势
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通报,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%。但记者调查发现,尽管国家严令撤销,一些县级驻京办改名为服务中心、联络处、会馆等,仍在私下运行。
这则新闻,既在意料之外,也在意料之中。早在2010年国务院发出撤销令时,就有媒体预测,有的县级驻京办会改头换面、借壳重生。如今,或穿上迷彩服,或“大隐隐于市”,一些县级驻京办成了请不走的菩萨,其背后的隐情,值得深思。
电影《神鞭》有一句台词,“辫子没了,神还在”。如果驻京办撤了,但“人还是那些人,事还是那些事”,那么驻京办注定难以说再见。因此,比驻京办本身更值得关注的,是“驻京办需求”。需求不变,即便撤了也是“名亡实存”。在这个意义上,让县级驻京办真正成为历史,就要走出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式的思维定势。
平心而论,驻京办并非一无是处。在方便中央地方交流、提高进京办事效率等方面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只是,后来的驻京办越设越多,其职能不断被扩大异化,成为接待和应酬的场所,甚至演变为滋生腐败的机构。正因如此,改革驻京办就要区分:哪些职能是合理的,哪些是不合理的?哪一级是必需的,哪一级是不必要的?
县级驻京办撤销、市级驻京办报批、省级驻京办保留,当初国务院文件体现的就是这一务实思路。同样,沿着这一思路,舆论盯着县级驻京办,并不意味着省市驻京办就高枕无忧了。县级驻京办背后的“另类需求”,省市一级驻京办有没有?而造成这种需求的,除了省市县自身,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?